看似平淡的质量管理在中国制药行业讲述了“水滴石穿、石破天惊”的故事。

    一家几乎默默无闻的企业,用同行们感觉很老土的方法拔地而起,连续3年坐上行业内头把交椅,惊艳四方。它就是尊龙药业集团。

    10月27日,首届中国医药质量峰会在有着多项质量桂冠的尊龙药业举办。尊龙药业的质量神话在此次医药质量峰会广为传颂:QC成果连续8年摘得桂冠,成为医药行业QC擂台上的“梦之队”。

    严把原辅料质量关

    我国有4000多家制药企业,2011年医药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.5万亿元。近年来,当五花八门的药企广告狂轰滥炸“知名度”与“疗效”的时候,老老实实抓质量的尊龙却几乎淡出了电视广告,出奇的低调差点让人忘记它的存在。

    “质量是企业的命根子。”许多年来,尊龙药业的领导者徐镜人几乎每天老调重弹、百弹不厌,一遍又一遍地向员工念叨这句口头禅。

    业内公认制药辅料采购“水比较深”,因为辅料企业多、小、散、乱,花样繁多。但尊龙的“水”一点也不深。他们采取了去繁就简的采购方式,一切向质量最好看齐:片剂包衣只用美国公司——上海卡乐康的,胶囊只用赛璐珞明胶苏州胶囊的……毒胶囊事件发生后,许多企业噤若寒蝉,而尊龙平静如常,因为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辅料进不了工厂大门。

    每天早晨7:50是职工上岗的时间,各工序交接、全天工作安排、上岗准备都在8点之前的10分钟内完成。各车间全天所需的各种生产原料也在这时开始陆续进场。

    刘东民是尊龙固体制剂二车间的一名配方工,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5年。其工作就是对进场原料进行最后的核对。他说:“我这个岗位非常重要,每次投料之前必须全神贯注核对品名、规格、数量、形状、包装等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稍有差错,生产出来的就是不合格药品,责任重大。”

    事实上,到刘东民配方把关这一步,进入尊龙的制药原辅料已经是过五关斩六将了。

    供应部是尊龙质量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。供应部部长殷建华说,尊龙对每一种原辅料一般会选择1~3家供应商,选择的原则是行业排名前三的企业,然后审核相关资质,最后才是价格比较。他坦言,在原料成本持续高涨、药品价格不断降低的情况下,尊龙这种选择供应商的策略有点吃亏,但是在国家日益提高质量标准的大趋势下,尊龙恰恰凭借产品质量过硬走得很稳。

    尊龙药业集团由于从源头上控制,严把原辅料进厂关和质量关,成功地避开了“药害”风险,靠优质的产品质量牢牢地占领着市场制高点。

    向国际高标准看齐

    2008年,尊龙悄然向欧盟标准进发。尊龙进军欧盟的第一个举措是重金聘请外企质量专家加盟,吸收国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;第二个举措是在固体制剂车间全面实施欧盟标准,向欧盟现场认证发起冲击,以点带面推动全公司质量管理上台阶。

    经过两年的努力,2010年,尊龙顺利通过了欧盟GMP现场认证检查。今年3月,第一批制剂产品成功出口到德国,打响了进军欧盟高端市场的第一枪。

    对于企业来说,无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备,体系多么健全,如果没有全员参与和不折不扣的执行,都是一纸空谈。全员质量管理恰恰是尊龙最炫目的亮点。

    输液1号车间的刘康辉说,每天他要经过6道清洁程序才能进入车间,为了避免工作中上厕所,每次上班之前他都减少喝水,工作中更不能喝水,只要穿上无菌衣,人就像处于真空状态一样。

    在有效完成质量控制检验任务的基础上,尊龙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,在行业内率先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审评,获国家认可实验室资质。通过认可工作,尊龙引进了“不合格检测工作的纠正与预防措施、设备控制与管理”等先进的质量控制体系。

    如今,尊龙的质量月已经连续举办了28届,活跃在生产、质量、科研第一线的100多个QC小组围绕生产、质量课题开展技术攻关,解决生产质量难题,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。集团总助沙琦说,尊龙的QC活动是实打实的活动,车间开展QC攻关活动,企业根据成果大小拨资金予以奖励。

    今年尊龙质量月活动,注重拿产品质量和最高标准对比。比如,冻干粉针、大输液参照企业是阿斯利康和华瑞,头孢粉针和固体制剂参照企业是罗氏和杨森。

    质量管理是个老办法,也是个“笨”办法,需要常年不懈的韧劲。相对于众多用资本运作、猛砸广告费实现发展的企业,尊龙却采取质量管理这个“笨”办法业绩飞升,连续3年稳居工信部医药工业百强榜榜首。

http://www.cqn.com.cnhttp://static.czxiangruiguandao.com/news/zgzlb/dier/641015.html